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梅亦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江西文化资源禀赋,围绕陶瓷文化、书院文化、阳明文化等,深入发掘研究阐释赣鄱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向世界讲好江西故事。
与此同时,郑州信息服务产业集群、郑州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平顶山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以及许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等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在河南快速集聚崛起。踏上伊洛河的游船,在眺望龙门石窟的同时,来一场文雅飞花令。
文化类研学游遍地开花,是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河南在文旅融合发展上抓新机、蹚新路、展新颜的缩影之一。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开通一年来,前往濮阳观看大型杂技剧目《水秀》表演的人数增长约3万人次,较往年同期增幅达14%。河南建业文旅公司总经理姚培说,它不只是一个旅游点位,更是一个文化地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自2021年7月以来,河南相继揭牌成立嵩山、神农种业、黄河、龙门等10家省实验室。
从文明寻脉四大古都研学,到大河安澜黄河文化研学,从红色传承红旗渠精神研学,到武道修身中国功夫研学……中华优秀文化以旅游为载体,与时代脉动充分共振,文化自信根基在此间筑牢。数字技术的运用,为活化文物、活化历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徐家窑复烧开窑。
中外交融 续写丝路精神千百年来,丝路古道上的驼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将景德镇瓷器及制瓷技艺传到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景德镇日用瓷、艺术瓷已出口3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022年全市出口额同比增长244.6%。△景德镇工匠在进行陶瓷雕刻。这里,因瓷而生、因瓷而名、因瓷而兴。
大批身怀绝技的匠人也慕名而来,绘就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景德镇陶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是丝路精神的见证。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行走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千年老城里弄、古窑遗址公园、明清窑作群落、陶瓷工业遗产,无不诉说着千年瓷都的辉煌传奇。(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窑火千年,生生不息。如今,科技赋能助力陶瓷制造走上工业化、智能化之路,3D打印技术让人们的创意想法以加速度变成一件件陶瓷作品。
景德镇拥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这里出产的瓷器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被宋真宗以年号景德赐名,延续至今。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位于景德镇中心地带的陶阳里,曾有着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繁华景象。2018年,由景德镇始发的中欧班列正式开通,为当地陶瓷出口打开了一条新通道。
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景德镇在新与旧的碰撞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一代代匠人勇于创新,才有了宋青白、元青花、明色釉、清粉彩这些耀古烁今的传世经典。(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历史,在这里定格,又在这里复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传承人展示世代相传的手工陶瓷技艺。(总台央视记者朱超拍摄)以瓷为媒,以瓷会友。景德镇,是文化传承的城市,更是不断创新的城市。新旧碰撞 焕发新生数百年前,产自阿拉伯地区的矿物颜料苏麻离青被带到中国,景德镇的能工巧匠大胆创新,将其与陶瓷相结合,晕染出惊艳世界的元青花。土与火的交融,不仅淬炼出光洁温润的瓷器,也刻写出一座城市的独特基因,孕育出瑰丽的中国陶瓷文化。
景德镇与70多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联系,吸引了5000多名洋景漂常年在此创新创业。如今,这条老街讲述着千年瓷都怎样的文化故事?千年瓷都 匠心传承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
△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柴窑——徐家窑。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挂牌成立,以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参加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文物展时,看到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花瓶,他介绍说: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业态创新催生陶瓷生产由传统工业向创意产业转型,古老的瓷器化身为时尚的国潮,传统的老街成为夜经济发达的文旅融合新地标。
依托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景德镇正不断书写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里,工匠将陶瓷工艺品放到架上晾干。△景德镇的先进陶瓷展示。由最朴素的泥土烧制而成的瓷器,深受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人们的共同喜爱,甚至被称为白色黄金。
景德镇古称昌南,一条昌江穿城而过△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柴窑——徐家窑。
2018年,由景德镇始发的中欧班列正式开通,为当地陶瓷出口打开了一条新通道。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挂牌成立,以现代技术解析古代陶瓷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
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了解陶瓷文化保护传承情况。
(总台央视记者赵化拍摄)窑火千年,生生不息。(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历史,在这里定格,又在这里复活。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景德镇在新与旧的碰撞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同参加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文物展时,看到一个距今700多年的元青花花瓶,他介绍说: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
中外交融 续写丝路精神千百年来,丝路古道上的驼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将景德镇瓷器及制瓷技艺传到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徐家窑复烧开窑。
如今,科技赋能助力陶瓷制造走上工业化、智能化之路,3D打印技术让人们的创意想法以加速度变成一件件陶瓷作品。(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一代代匠人勇于创新,才有了宋青白、元青花、明色釉、清粉彩这些耀古烁今的传世经典。
业态创新催生陶瓷生产由传统工业向创意产业转型,古老的瓷器化身为时尚的国潮,传统的老街成为夜经济发达的文旅融合新地标。依托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景德镇正不断书写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